理星(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菜单 Close 公司首页 公司介绍 公司动态 证书荣誉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动态 >磷脂酰丝氨酸在乳粉中的应用及意义
公司动态

磷脂酰丝氨酸在乳粉中的应用及意义

发表时间:2025-08-19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简称 PS)作为一种天然存在的磷脂类物质,因具有神经保护、认知功能改善等生理活性,在乳粉(尤其是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老年调制乳粉)中展现出独特的应用价值,而其抗氧化性的剂量优化则是提升产品稳定性与功能性的关键。

一、在乳粉中的应用基础

磷脂酰丝氨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尤其在大脑组织中含量丰富,其核心生理功能包括维持细胞膜流动性、促进神经递质释放、调节突触可塑性等,这使其成为乳粉中极具潜力的功能性添加成分。

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大脑发育迅速,磷脂酰丝氨酸可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但配方乳粉中天然 磷脂酰丝氨酸含量较低,外源性添加可辅助作用。同时,它的乳化特性有助于乳粉中脂溶性成分(如DHAARA)的分散与稳定,提升产品的均一性。

中老年调制乳粉: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大脑中磷脂酰丝氨酸含量逐渐下降,可能伴随认知功能衰退。乳粉中添加它可通过血脑屏障被吸收,契合中老年群体对脑健康的需求。此外,它还能调节脂质代谢,与乳粉中的钙、蛋白质等成分协同发挥营养作用。

二、抗氧化性及其在乳粉中的意义

磷脂酰丝氨酸的抗氧化性源于其分子结构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链及极性头部基团:一方面,它可通过清除自由基(如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另一方面,作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磷脂酰丝氨酸能增强膜结构的稳定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乳粉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麻酸)等易氧化成分。

在乳粉加工与储存过程中,脂肪氧化是导致产品风味劣变、营养价值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磷脂酰丝氨酸的抗氧化作用可减少乳粉因氧化产生的哈喇味,延长货架期,同时避免氧化产物(如丙二醛)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三、剂量优化原则

磷脂酰丝氨酸在乳粉中的添加剂量需兼顾功能性、安全性与经济性,核心原则如下:

基于生理需求的有效剂量:研究表明,成人每日摄入100-300mg磷脂酰丝氨酸可显著发挥认知改善作用,婴幼儿则需根据体重调整(通常每日每千克体重10-20mg)。乳粉中它的添加量需结合目标人群的每日饮用量(如成人每日20-30g乳粉、婴幼儿每日50-100g),确保实际摄入剂量达到有效阈值,例如,针对中老年乳粉,每100g乳粉中添加500-800mg磷脂酰丝氨酸较为适宜,可满足每日约1/3-1/2的需求。

抗氧化性的剂量效应:磷脂酰丝氨酸的抗氧化能力存在浓度依赖性,低剂量(如每100g乳粉中添加200-300mg)时抗氧化效果较弱,难以抑制乳粉长期储存中的氧化反应;而过高剂量(如超过1000mg/100g)可能因分子间相互作用降低抗氧化效率,甚至影响乳粉的冲调性(如导致溶液黏稠)。实践中,结合加速氧化试验(如测定过氧化值、酸价变化),发现每100g乳粉中添加400-600mg磷脂酰丝氨酸时,抗氧化效果与产品稳定性达到平衡。

安全性与法规限制:磷脂酰丝氨酸属于天然磷脂,安全性较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美国FDA等均未设定每日摄入上限,但乳粉中的添加需符合各国标准(如中国GB 14880 未对其在乳粉中的添加量设限,但要求来源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实际应用中,需通过毒理学试验验证高剂量安全性,避免因过量添加导致胃肠道不适(如腹泻)。

四、应用中的协同优化策略

为提升磷脂酰丝氨酸的抗氧化效率并降低剂量,可与其他抗氧化成分协同使用:例如,将它与维生素E、茶多酚等复配,利用不同抗氧化机制的互补性(PS抑制脂质过氧化、维生素 E 清除自由基),在减少磷脂酰丝氨酸添加量(如降至300-400mg/100g)的同时,增强乳粉的整体抗氧化能力。此外,通过微胶囊包埋技术处理磷脂酰丝氨酸,可减少其在乳粉加工(如高温喷雾干燥)中的活性损失,间接提高有效利用率,进一步优化剂量设计。

磷脂酰丝氨酸在乳粉中兼具功能性与抗氧化双重价值,其剂量优化需以目标人群需求为核心,结合抗氧化效率、产品稳定性及安全性,通过科学试验与协同策略实现“精准添加”,既发挥营养功效,又保障产品品质。

本文来源于理星(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http://www.enzymecode.com/